2019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6-05
  

  • 全选
    |
    交通运输工程
  • 邢磊,杨珍花,徐奇,靳志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1-8.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相继开通,而双向货流的不均衡导致欧洲堆积大量空箱.本文着眼于中欧间海陆集装箱综合运输系统,考虑可折叠集装箱因素,基于三种情形研究中欧间空箱调运优化问题,并针对每种情形构建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CPLEX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不同因素变化对三种情形下空箱调运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陆联运方式能够极大地降低空箱调运成本;可折叠集装箱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优势;同时使用标准集装箱与可折叠集装箱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需求. 优化结果可为中欧班列的运行提供借鉴.

  • 魏兰清,胡志华,刘婵娟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9-18.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港口的影响能力,构建了全球集装箱海运有向加权网络,在传统复杂网络中心性研究的基础上,融入有效距离的概念计算全球集装箱海运加权网络接近中心性,比较分析港口部分影响因素、拓扑结构和港口吞吐量与基于有效距离的接近中心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代入有效距离概念计算接近中心性得到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使用该方法找出的中心港口具有地理、经济区位与软环境上的优势;吞吐量增量具有反映港口影响力的能力.通过有效距离中心性研究方法找出的关键港口可以作为网络中转枢纽,由此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成本,拉动外贸需求,进而带动周边港口及城市发展,形成区域化经济带.

  • 王骜,辛旭,陈康,曾庆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19-27.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保税港区对周边内陆干港与内贸港口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的背景下,基于用户均衡货流分配理论,构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的港口(启运港)选择模型.模型可在既定总投资额的约束下,以区域社会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确定启运港的数量与位置.设计嵌入Frank-Wolfe算法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并使用大连港腹地的出口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大连保税港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后,哈尔滨等七地被选为启运港,价值388.6亿美元的出口货物所在企业每年能够提前
    10~25天获得退税款46.7亿美元.上述模型和算法可为政府制定、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 韩震,王菡,孟好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28-35.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港口危险品安全管理问题,构建由政府、资源提供商和物流服务商三方组成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监管成本、惩罚力度、管理成本和违规收益等因素会对政府、资源提供商和物流服务商博弈行为产生影响.在港口危险品管理过程中,政府是主导者,政府对港口企业采取监管的策略是最理想的状态,港口企业采取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确定的参数大小;资源提供商和物流服务商的策略选择是一致的.政府对物流服务商的处罚力度应该大于物流服务商违规运营时的收益,加大政府处罚力度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服务商违规运营的比率.

  • 孙家庆,李晓媛,韩朝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36-43.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交通强国内涵与建设目标,确定交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与11项一级指标;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研究以及中、美等国家交通统计年鉴基础上,通过专家讨论修正补充,初选出45项二级指标;编制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筛选出31项二级指标用以构建交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和交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周春辉,黄弘逊,周玲,隋忠义,文元桥,肖长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44-49.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船舶排放计算中船舶主机功率的估算问题,基于AIS数据库和长江船舶登记数据库的相关信息,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到不同船型的主机功率对于船舶主尺度的最优函数;建立船舶的主机功率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计算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建立的船舶主机功率估算模型的估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率在±10%以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龚涛,董早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50-57.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海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marine vehicle, UMV)操纵性参数辨识过程中,采用经典最小二乘法的辨识精度对基础数据量的依赖性较高、辨识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递推式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 method, RLSM)用于UMV的操纵性参数辨识.首先,推导了UMV的操纵性响应模型,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相应的数值仿真数据采集;然后,对所建立的辨识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简化成标准的递推式最小二乘法模式,以便于进行参数辨识设计;最后,根据辨识结果进行5°、10°、20°、30°正弦和Z形的半物理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RLSM辨识算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优越性.

  • 桑惠云,谢新连,王宝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58-64.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考虑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的基础上解决船型方案优选问题.首先,详细分析了船型方案优化和优选问题的特殊性及当前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基于人的有限理性的特点,引入偏好设计理论和前景理论,从数学角度定性、定量描述决策者的决策偏好和决策心理; 基于偏好设计理论,生成表征设计者偏好的船型方案Pareto解集,利用前景理论编辑决策者的决策风险偏好,基于Pareto解集进行船型方案优选;再次,以理性数值分析为参考,基于决策者的预期效用对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得出符合实际决策情景的最佳船型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李晓君,段超,朱乐群,周然,李静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65-68.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当前普通商用半潜船对极地的不适应性,分析了极地半潜船研发的重要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半潜船在冰区加强、重大件摆放、稳性提升、甲板加热、绑扎强度方面的研发方向.

  • 热能与动力
  • 王欢,孙鹏,徐林峰,黄龙盛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69-76.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扇形周向角度、导流板结构形式以及低能流体抽吸对扇形叶栅试验件出口流场周向均匀性和可测量流道数量的影响.在考虑实验室风洞流量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导叶、静叶出口马赫数和气流角的周向分布,确定具有最佳周期性的扇形叶栅设计方案为具有110°扇形周向角、斜导流板且无抽吸的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亚声速来流条件下,增加流道数量(扇形角度)有助于提高扇形叶栅周期性;导流板采用斜导流板形式且无抽吸方案,可以获得具有较好周期性的试验件流场,可测流道数可以增加到5个.

  • 庞文瑄,陆华伟,宋洪达,郭爽,王宇,杨帆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77-84.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压气机静叶叶栅气动性能进行研究.在吸力面布置不同尺寸的凹坑,将深径比为0.25,球体半径分别为0.4、0.5、0.6、0.7 mm的凹坑布置在55% ~ 78%弦长位置,球状凹坑可以通过提高边界层内的湍动能水平使得附面层抵抗分离能力变强,从而抑制并延缓附面层分离,减小分离后的反流区域面积,有效减小矩形叶栅中径处的尾迹损失,改善流场.结果表明,球体半径为0.5 mm的凹坑效果较好,能够使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降低17.63%.

  • 滕瀚,陈帝云,吴宛洋,钟兢军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85-92.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增压发动机涡轮迟滞效应所带来的环境和操纵性问题,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参考国内外的设计技术标准,采用轴流压气机的形式,为大功率发动机设计了一款在设计工况点流量为0.53 kg/s、总压比为1.3、等熵效率为86.95%的电辅助增压器.通过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电辅助增压器的性能进行计算,得到流场细节和设计转速下的性能曲线,并对设计工况点和近失速工况点的流动状态和造成流动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王超,牛小兵,朱景伟,苏大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93-100.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具有谐波且不平衡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采用常规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会产生畸变的交流电流和波动的直流母线电压,这会进一步恶化电网的运行状况,同时造成母线上后级设备性能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叠加定理和重复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双参考坐标系下功率控制调节基波电流、重复补偿器控制各次谐波电流,从而达到正弦化的交流电流以及平滑的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目标.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优异的性能.

  • 交通运输工程
  • 王宜庆, 易南概,崔春义,郝宪豪,张栋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101-107.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经高温烧结处理的淤泥质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借助SEM和XRD技术进行淤泥质土烧结前后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淤泥质土的成分要素和结构要素产生调整,使得土体中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高温烧结后淤泥质土矿物成分发生转变,并且伴有混晶和三元共熔化合物的出现,使土体颗粒的接触状态、颗粒大小和联结形式等微观结构发生改变;烧结温度达700℃以上时,土体颗粒在共熔化合物的胶结作用下形成大体积的土体骨架,微观结构由最初的蜂窝状结构变为块状结构,土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进而使抗压强度增强.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李颖,张照亿,刘瑀,汪彤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108-112.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海面、岸线两个指标, 利用熵权法构建一种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海上溢油总体污染等级的评价方法.根据总体污染等级,结合团队多年溢油应急处置经验,提出溢油应急处置行动规模的建议.该评价方法在保证清污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清污资源的过量投入,可供主管机关进行溢油应急处置行动规模决策时参考.

  • 交通运输工程
  • 毛慧伦,何红弟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113-122.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轮渡空气的颗粒物污染状况,改善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环境,采用美国Fluke 985粒子计数器对上海黄浦江轮渡“东金线”的颗粒物污染状况进行实测,分析粒径为0.30~0.49 μm,0.50~0.99 μm,1.00~1.99 μm,2.00~4.99 μm,5.00~9.99 μm,≥10.00 μm六种范围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轮渡污染的严重性,并对轮渡整体的颗粒物平均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轮渡二层露台的颗粒物浓度往往较高,人流量对粒径较粗的颗粒物影响较为明显;一层里舱和二层里舱的主要污染物为粒径较大(5.00~9.99 μm, ≥10.00 μm)的颗粒物,二层露台主要污染物为粒径较细(0.30~0.49 μm,0.50~0.99 μm,1.00~1.99 μm,2.00~4.99 μm)的颗粒物.

  • 材料
  • 郭明星, 孙俊生, 刘佳琦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2): 123-128. https://doi.org/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19.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传统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空穴传输材料价格非常昂贵且占电池成本比重较大.为降低电池成本,寻求一种价格低廉的传统空穴传输材料替代品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碳材料以其低廉的价格、稳定的化学性质、与钙钛矿材料相匹配的功函数、良好的电荷迁移率、导电率及空穴收集能力成为最有可能代替传统空穴传输材料的希望之一.同时,以碳材料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也在逐年攀升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综述了多种碳材料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空穴传输层中的应用进展,指出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并简要说明未来的研究方向.